《雪後登大湊山》
—— 吳為相
大湊迢遙插碧空,壤霄尺五氣相通。
旭臨曉市寒猶結,春入山城凍未融。
冷壓瘦梅香闇淡,光爭孤月影玲瓏。
漫誇甘雪五臺擅,一幅溪山倩畫工。
【翻译】:
大湊迢遙插碧空
大湊山高耸入云,仿佛要刺破碧蓝的苍穹。
壤霄尺五氣相通
山顶与天界仅隔咫尺,云雾在此交融相通。
旭臨曉市寒猶結
朝阳初升,晨光笼罩清冷的市集,寒意依旧凝结未散。
春入山城凍未融
春天虽已来到山城,但冰雪未消,冻土坚硬如故。
冷壓瘦梅香闇淡
寒气沉沉,压得瘦弱的梅花香气幽微暗淡。
光爭孤月影玲瓏
雪光与孤月争辉,投下剔透玲珑的斑驳光影。
漫誇甘雪五臺擅
何必一味夸赞五台山的雪景独擅胜场?
一幅溪山倩畫工
眼前这溪山雪色浑然天成,宛如画师精心绘就的杰作。
【解析】:
格律与对仗
全诗符合七律平仄要求,中间两联(颔联、颈联)对仗工整:
颔联(三四句):"旭临晓市"对"春入山城","寒犹结"对"冻未融",描绘冬春交替的寒意。
颈联(五六句):"冷压瘦梅"对"光争孤月","香闇淡"对"影玲珑",以冷色与光影对比突出雪后意境。
诗意与意象
首联写山势高耸("插碧空")、天地相接("气相通"),奠定雄浑基调。
颔联通过"寒犹结""冻未融"表现残冬余寒,暗示季节转换。
颈联以"瘦梅""孤月"之清冷,烘托雪后孤寂之美。
尾联借"五台甘雪"之典,赞自然如画,暗含隐逸之情。
异体字说明
原诗中"影𤧚瓏"应为"影玲珑"("𤧚"为"玲"的异体字),形容月光与雪影交错的晶莹之态。
作者:吳為相(清)
作者簡介:
大清順治庚子年科中亞魁,官名為相字顏小,大清順治年間《桂陽州志》主修。生於大明崇禎乙亥八年(公元1635年)二月二十三日午時享壽五十又四歲,歿于大清康熙戊辰年(公元1688年)二月二十八日未时。
注:大湊山即宝山
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
收藏
发表评论